近几个赛季,每逢进入欧冠淘汰赛,瓜迪奥拉都总会想太多,本场比赛对里昂也不例外。在整个上半场,球员明显不习惯,直到55分钟由右翼马赫雷斯换下右中卫费尔南迪奥,把阵型由3-4-3/3-5-2转回熟悉的4-3-3 ,球员才发挥正常,可惜高位防线换来沉重代价,加上斯特林世纪空门打飞,结果连续三季欧冠八强止步。
曼城本赛季踢三后卫次数少之又少,在欧冠赛场更是第一次,图1是曼城球员站位:3-4-3(黄线(黄线)。值得留意的是,里昂刻意缩小中场和防线之间距离(绿色方格),让加西亚难以直线(红色箭头)传给走进Spaces between the line的德布劳内和斯特林(蓝线:德纳耶尔跟随突然回后走进Spaces between the line的斯特林,卡格雷看管京多安,连同吉马拉斯在内,里昂已经填满Spaces between the line空间(黄色方格)。
另一方面,细看里昂球员站位,刻意封锁中路空间,迫使曼城由边线发动攻势。只不过,曼城本场比赛的侧击配置值得讨论。
曼城三名中卫在上半场绝大部份时间都是左右横传,寻找边线的蓝色线是费尔南迪奥、拉波特尔、加西亚,三人在上半场的成功传球路线(红色线代表传球失败)。
右中卫起用回追速度不足的费尔南迪奥,清道夫加西亚又经验不足(联赛8次正选,欧冠分组赛只曾一次正选),加上两人对位上需面对埃坎比和德佩,左中卫拉波特尔因担心两个搭档的位置而不敢上前助攻。
右边侧击方面,由于沃克需防范身后的费尔南迪奥回追速度不足,不敢经常上前协助德布劳内,让后者经常以一敌二。情况就如图6: 费尔南迪奥放长传(红色箭头),德布劳内和沃克一同起步(黄色箭头),但沃克眼见德布劳内占得先机就立即停步,并没有继续上前协助(绿色箭头),让德布劳内跟科尔内硬碰后,目送皮球被对方抢回(黄色方格)。沃克之所以停步,除了因为意识不够之外,更重要是担心对方反击时费尔南迪奥追赶不到阿奥尔。
放弃顺脚位的津琴科和门迪,由坎塞洛客串左翼卫,白白浪费了以往在右边直线冲击的优势。此外,基于左翼斯特林同属逆足,每当走入half space区域虽然往往快德纳耶尔一步,但却因为惯性先控球急停,而非直冲下底,让德纳耶尔、杜博伊斯和卡格雷有足够时间回防,形成三打一,就算坎塞洛overlap也不足够应付。而曼场在整个上半场的左路传中,竟然没有一次成功制造攻门。
图7: 这是坎塞洛在上半场唯一一次于左边加速下底传中(绿色箭头),当时曼城只得两名球员在禁区内等待接应,京多安在德纳耶尔身后(黄圈),热苏斯被格德斯和马查看管(黄圈)。由于坎塞洛未能完全放甩对手,让cut back给禁区顶的德布劳内传球路线被封,只好大脚传向后柱,最终被门将洛佩斯飞身拍走皮球。
另一方面,德布劳内本场比赛的传中球也告失效,全场多达17次传中,只得3次角球机会成功传给队友(图8)。
受格德斯贴身看管,加上曼城在上半场于中路推进的次数不多,让热苏斯形同虚设,图9是热苏斯在上半场的表现,当中包括3次在中场线回后(蓝色箭头)。
太多限制,太多牵挂,来自费尔南迪奥和加西亚的自身问题和隐忧,让曼城两边翼卫在上半场不约而同地进退失据,未能成功拉阔边路侧击。
图11: 京多安是球队本场比赛最愿意不惜气力频频走进half space区域串连positional play的一人(黄圈),不但可以牵制对手,又可以为队友制造突入机会。就例如图12,斯特林利用京多安引开德纳耶尔的空档,加速入摄接应队友传送再横传给捷西斯加比尔。
斯特林和德布劳内在下半场左右换位后(图13黄圈),各自产生不同威胁。斯特林回到右路后,跟热苏斯透过灵活跑位引开对方(黄色方格)为沃克创造传送空间给德布劳内(红色箭头)。
德布劳内来到左边就经常走入half space区域引开对手,而热苏斯也因为多了德布劳内的近距离配合,二人便多作交叉跑位企图撕破对方防线黄色箭头)。
一人在边线控球等待另一人加速走入half space,然后斜线传送,后者第一时间cut back给队友突入撞射,这套cut back战术是曼城的杀手锏。
图15: 斯特林接应坎塞洛直线(红色箭头)加速走入half space区域(黄色箭头),然后快脚传中,可惜传球路线稍微偏离,被对方成功封阻。
图16: 追成平手的入球同样来自cut back战术,坎塞洛跟斯特林一同回后(黄色箭头)接应队友直线(红色箭头),然后两人交叉跑位(绿圈),坎塞洛再直线传给斯特林下底。
图17: 斯特林在底线扣过德纳耶尔(蓝圈),等到德布劳内走到最适当位置便cut back,后者轻松射入。
里昂本场比赛防守固然值得一赞,但在球迷心目中,瓜迪奥拉本场比赛的排兵布阵才是影响比赛走势的关键。上半场的典型后防拖累进攻教材,加上弃用贝纳多席尔瓦,福登等创造型球员,大大加重了德布劳内的负担。种种想太多,构成瓜迪奥拉再次缘尽欧冠的因由。